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本章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还经常以计算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尤其是生产费用各要素的归集、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的相关知识。本章近3年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从近3年试题看,本章容易和第9章结合考查计算分析题。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题型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多项选择题 1题2分
计算分析题 1题5分
1.间接费用的分配;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和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2011年)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D.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B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计入销售费用;选项D计入生产成本。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了解)
费用涵盖范围宽,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只包括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是指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二、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报酬、福利费等。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生产成本”账户
(二)“制造费用”账户
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费用分配计入。
间接费用分配率=
【教材例8-1】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千克,每千克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
(1)以产品所耗费的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计算A和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千克)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0.8×20=48 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 000+40 000=88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8 000
贷:原材料 88 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43 000
――辅助生产成本 15 000
贷:原材料 298 000
(一)分配
【教材例8-2】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A、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1)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700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答案】D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通用公式的运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提示】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特别适用季节性生产企业。
【答案】
应计入B产品的制造费用=[200 000/(4 000+6 000)]×6 000=12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80 000
贷:制造费用 200 000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成本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1.直接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计算公式 (1)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表8―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20×9年5月 金额单位:万元
修理工时 修理费用 供电度数 供电费用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2.5 150
第二车间 120 300 4 600 9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计入“管理费用”) 40 100 2 300 400
合计 480 1 200 16 2 400 3 600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 000 000
管理费用 4 0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2 000 000
深圳开fa票: